1月25日,記者從解讀《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(四川)建設工作方案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,近年來,四川已培育近4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,上云企業數超20萬。
省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陳文濤表示,隨著信息技術加速創新,兩化融合從起步建設,到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,再到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,逐步進入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核心特征和重要模式的新階段。近年來,四川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年均增速居全國第2,2020年智能制造就緒度居全國第4,整體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。
我省已上線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白酒節點。圍繞電子信息、裝備制造、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,已培育了近4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,上云企業數超20萬。特別是積極引導長虹推進“5G+工業互聯網”改造和平臺建設,其電子信息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用戶已超3200萬;大力支持東方電氣集團“大型高效發電裝備數字化車間”投入使用,能源利用率提高56%;深入推進攀鋼集團、積微物聯與阿里云合作,建成全國首個“鋼鐵大腦”,試點生產線降損增效達1700萬元。
下一步四川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,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,促進數字化賦能千行百業,進入千家萬戶。
陳文濤表示,將考慮從四個方面來推進。一是強化專項政策引導與支持。制定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,出臺融合發展支持政策。二是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。推進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建設,加快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,培育一批綜合型、特色型、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,打造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示范區。三是持續開展“企業上云”行動。加快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上平臺。四是大力推進工業軟件應用。發展面向汽車、消費品、石化等行業的工業大數據和工業APP服務。